2013年,景邁山的千年古茶林之下,被探明出有一批儲量可達22億噸的鐵礦石,面對GDP短期內的巨大增長,和找上門來,提出各種優(yōu)厚條件的大型企業(yè),普洱市卻毅然通過人大立法,放棄開發(fā)這片長江以南最大的鐵礦資源,還陸續(xù)將8000多人遷出了生態(tài)功能區(qū),只為保護這片珍貴而脆弱的青山綠水...
這便是景邁,她有著云南規(guī)模最大的生態(tài)古茶園,有著世界上最悠久的茶葉文明史,有著千千萬萬愛她敬她的人民...
千年萬畝古茶林
景邁山隸屬于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鄉(xiāng),距縣城約60公里,已經瀕臨版納、普洱與緬甸的交界地帶,不過路修的非常好,從國道214線出發(fā),到了惠民鄉(xiāng)政府后,再順著盤山公路往南開18公里,就到了號稱“千年萬畝古茶林”的景邁山。
景邁一詞為傣語,釋義為“由金馬鹿帶路而建的新城”,相傳佛歷四三九年(公元前106年),一支原本居住在“勐卯豪法”一帶的傣族狩獵部落因饑餓而遷徙,到了瀾滄江以西后,很多族人在此建村立寨,而部落首領“召糥臘”卻被一只金馬鹿吸引,一路追趕到了今天的景邁山上,見此地土地肥沃,森林稠密,他便又號召一部分族人來此定居,這一傳說,至今仍在景邁的傣族村民口口流傳。
要了解景邁山,熟悉這里的茶寨是最為快捷的選擇,景邁山共有“芒景”和“景邁”兩個村委會,其中芒景村委會是一個典型的布朗族村,有2600多人,布朗族則占全村人口的9成以上,下轄上寨、下寨、甕基、甕哇、芒洪、那耐這6個自然村。
而景邁村委會則下轄景邁大寨、幫改、籠蚌、南座、勐本、芒埂、糯干、老酒房村8個自然村,而景邁山很出名的茶地大平掌(也叫大坪掌)則位于景邁大寨,這里有2800多村民,其中傣族較多,還有少量哈尼族、佤族和漢族。
景邁山兩個行政村下轄有14個自然村,都位于景邁古茶園內,產出的都是“景邁山普洱茶”,人口也并不算少,卻有著如自然秘境般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這里的森林與村落沒有明確的界線,古茶樹又與高大的常綠闊葉林交錯生長,可謂是人在茶中,茶在林中。
面積最大,生態(tài)最好
景邁與茶之間,也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,據《布朗族言志》和傣文史料記載,早在佛歷713年(公元180年),古濮人就在景邁山發(fā)現(xiàn)了野生茶,并在此地嘗試馴化和栽培茶葉,明代以來,這里的茶葉一直是上貢給孟連土司的優(yōu)質茶葉。
清末民初時期,景邁茶是東南亞聞名的搶手貨,當?shù)厝藢⒒熘π纺_的茶葉簡單炒制后,就趕著馬幫去緬甸、孟連、西盟等地換取鹽糧和洋貨,1950年,芒景布朗族末代頭人“蘇里亞”赴京參加國慶觀禮時,還選采景邁古茶樹茶葉,精心制成“小雀嘴尖茶”,敬贈給了毛主席。
建國后,景邁山也一直是茶葉經濟重鎮(zhèn),這里舉行過全國最早的茶葉培訓班(1966年),也有過讓當?shù)厝蓑湴恋木斑~芒景聯(lián)辦茶廠,更是勐海茶廠的長期原料基地,被拼了進萬千普洱茶中,2001年,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,采摘自景邁山古茶園的茶葉,還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各國元首,景邁茶,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,更是早就走進過千家萬戶。
而景邁古茶園,還有一項殊為不易的成就:總體面積最大,茶山生態(tài)最好。景邁號稱“萬畝古茶園",在海拔1400米左右的山區(qū)里,分布著總占地2.8萬畝的茶園,實際采摘面積也達到了10003畝,其中近一半的茶樹,樹齡都在300年以上,最老的樹齡為1400多年,古茶樹總數(shù)量更是多達113萬株。
茶樹喜酸怕堿、喜溫怕寒、喜濕怕澇、喜光怕曬,前三項大部分云南茶山都能滿足,但受限于當?shù)厣鷳B(tài),唯獨在喜光怕曬這點做得不太好,如忙肺、昔歸,以及很多臺地茶園,茶樹基本上是裸露在山嶺上,只能在太陽下暴曬。
而景邁山則近乎完美的實現(xiàn)了這四點,這里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,雨季降水豐沛,還有南門河和南郎河的環(huán)繞,土壤為弱酸性,茶樹主要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中,上有榕樹、樟樹、高山栲等高大喬木遮擋,下有蕨類、石斛、松蘿、葉狀地衣等附生和寄生植物共生,稱得上是規(guī)模最大的生態(tài)古茶園。
值得一提,很多景邁古茶樹上,還附上著一種珍貴的滋補品——螃蟹腳。螃蟹腳是多年生草本植物,當?shù)厝顺S脕砬鍩峤舛?,有滋陰養(yǎng)胃、清熱生津和滋腎明目等功效,與普洱茶一起沖泡,還能起到豐富滋味,提升品質的作用,螃蟹腳在云南各大古茶園均有一定生長,其中以景邁山的“螃蟹腳”最受追捧,已經賣到4500左右一公斤。
景邁的遺憾與努力
不過,景邁也有著自己的遺憾,那就是在眾多名寨茶價騰飛之時,出名最早,生態(tài)最好的景邁,總體茶價卻始終上不去,有人將其歸結為產量太大和內部競爭,但最根本的原因,還是在于品質。
從茶葉內質理化指標看來,景邁古樹茶的咖啡堿含量為3.73%,明顯偏高,而游離氨基酸和酯型兒茶素含量則分別為5.04%和5.88%,使得茶湯苦澀明顯,茶湯入喉,能明顯感覺到集中在上顎后部和舌根部的澀感,除此之外湯感也略顯單薄。
茶質問題的源頭,或許是因為土地的特質,從土壤質量理化指標上看,景邁土壤的全氮、堿解氮和交換性鎂的含量都很高,但有機質含量卻極低,僅有2.91g/kg,有茶友可能會感到疑惑:前面不是說景邁生態(tài)最好,為什么有機質卻這么少?其實,二者并不是一碼事,這里就簡單科普下吧。
土壤有機質,主要由碳、氫、氧構成,還含有少量的磷、鉀、鈣、鎂、鐵等微量元素,通常只占表面干土重量的千分之五到百分之三(黑土等個別土壤能占到10%左右),但卻對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起決定性作用,是植物生長和營養(yǎng)積累的主要來源。
而有些違背常理的是,森林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其實都不算多,總體質量上更是遠遠落后于草原等其他地帶,這首先與高等植物殘留物(主要為枯枝落葉)和當?shù)氐臒釛l件有關,其中低溫地區(qū),微生物作用緩慢,有機質積累較多,這也是東北黑土地異常肥沃的原因。
而景邁則屬于高溫潮濕地區(qū),雖然植被覆蓋率和生產能力都較高,但消耗能力也很強,尤其是在雨季,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繁殖迅速,有機質分解迅速,導致土壤有機質低。
地由天定,人在認為,景邁地處山區(qū),有著豐富的有機肥資源,建議當?shù)爻浞掷眠@一優(yōu)勢,廣辟肥料來源,提高土壤養(yǎng)分活力、凈化土壤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、延長茶園經濟生產年限,補齊有機質這一短板,讓這萬畝古茶林和古寨世代延續(xù),生生不息...
來源:陸離茶寮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